深圳办理三证合一 游艇登记证书“多证合一”改革试点启动,深圳如何进一步减证便民?
根据国家海事局发布的通告,11月1日开始,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六个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首批试点城市,实施游艇登记证书“多证合一”试点。
推进游艇登记证书“多证合一”改革试点工作,对行业发展意味着什么?试点工作启动后,如何更好推进深圳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深圳卫视《晚间报道》栏目邀请了深圳海事局船舶监督处副处长桑家军、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进行解读。
视频加载中...
深圳启动游艇登记证书
“多证合一”改革试点
1日早上9点,在深圳海事局办证大厅,工作人员为“桐舟”号、“曙光海洋”号等游艇颁发了全国第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艇“多证合一”登记证书》,标志着游艇登记证书“多证合一”改革试点工作在深圳正式启动。
试点工作启动后,原本由不同机构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将改为在任意一个窗口提交材料和领取证书,实现“最多跑一次”和“就近办”,并且突出“多证合一”,将《船舶国籍证书》《船舶制式无线电台执照》《船舶制式无线电台识别码》整合为《游艇“多证合一”登记证书》。
改革实施后,原本申请三本证书的最长时限由47个工作日缩短为20个工作日,减少57%;申请材料由15项缩减为8项,减少47%。
做好试点工作的跟踪评估
及时向全国复制推广经验做法
深圳海事局船舶监督处副处长桑家军表示,深圳作为六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实施游艇登记证书“多证合一”工作中着力于四个“突出”。
下一步,将做好创新试点的跟踪评估,对经验做法及时在全国复制推广,用创新举措不断解决市场主体的堵点、难点、痛点,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减证便民。
第一,突出“一窗办理”,将原本由不同机构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改为由任意一个窗口提交材料和领取证书,实现“最多跑一次”和“就近办”;
第二,突出“多证合一”,将《船舶国籍证书》等三本证书整合为一本《游艇“多证合一”登记证书》,减少办理环节和办理材料;
第三,突出“自愿办理”,游艇“多证合一”登记证书办理实行自愿申请的原则,申请人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多证合一”服务;
第四,突出“减时限”,通过并联办理,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限,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多证合一”改革将推进
游艇有效管理和市场拓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表示,游艇登记证书小“三合一” 意味着营商环境改革向前迈进。
胡振宇介绍,“三证合一”也叫小“三合一”,游艇办证手续非常复杂,下一步要看能否推出大的“三合一”,比如国际证、所有权证、适航证的“三合一”,这样就能带来更大的便利化。
在胡振宇看来,目前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小步。营商环境的改革,包括促进游艇更加便利化以及市场拓展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深圳打造优越营商环境
让企业“少跑腿、零跑腿”
一直以来,深圳打造优越的营商环境,让备受鼓舞的创业者便捷创业、安心创业。10年间,深圳商事主体总量从不足100万户迅速增长至380多万户,商事主体总量、创业密度居全国第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商事审批方面,为了让企业少跑腿,零跑腿,深圳市积极推进“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将商事登记和食药、医疗器械、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审批等14项跨部门许可备案业务进行整合,实现按需组合、一次申办,大大减少审批发证环节。
在促进外商投资和提升外商投资服务等方面,今年8月,深圳发布鼓励跨国公司设立总部企业办法的《实施细则》,截至目前已认定包括沃尔玛、普华永道咨询等在内的三批43家跨国公司总部企业。
11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外商投资条例》正式实施,立法突出平等保护,并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
胡振宇表示,目前国家的游艇是非营业性的,下一步要考虑是否能参照香港模式,把营业和非营业区分开来。
胡振宇认为,游艇业的营商环境改革里边含有两个含义,一是便利化,二是市场的开放,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场景开放”,内涵就是整个商业元素活跃度的提高,这是它核心的本质要求。
晚间观察
游艇登记证书“多证合一”改革,是坚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减证便民,提升海事政务服务效能,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目前,深圳正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邮轮产业在全国处于第二梯队,游艇保有量和活动频率在国内排名靠前,此项试点工作的落地,不仅可以为全国贡献经验做法,还将有力推进游艇产业发展、能级跃升。
主笔 / 杜一凡
主编 / 吕毓斌 叶安强
记者 / 黄燎 刘美佳 杜一凡 李健
游艇登记多证合一改革试点 深圳帆船游艇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