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连九族是哪,株连九族是哪九族
株连九族,就是一人犯死罪,家族成员与其共同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在古代称为\"族\",故\"族\"者,即意味着由一个人的死罪扩展为家族成员的共同死罪。株连九族一般适用于反叛,大逆不道,及上个朝代统治者及后人,大部分的作用是为了维护统治。
首先族刑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奴隶制王朝。《尚书》记载,夏启和商汤在出征之前的训词中威胁部下,警告他们如果在战争中不听从命令,就会将犯者连同其子一起处死,这被称作是族刑在立法上的最早记载。族刑一般分为三族,九族,最极端情况下为十族。三族者,一说\"父母、兄弟、妻子\":一说为\"父族、母族、妻族\"。到底适用于哪一种,古代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能与统治者兴致而定。对于九族就严重的多了,在古代中国,九在我们文化中是更高之数,我们一般讲株连九族,并不是指杀犯人九族,乃是对于所有与亲缘关系的所有宗族支系。在古代,九族之诛往往施之于重大政治犯罪,一旦大狱炼成,只要是与犯罪人沾亲带故,都将受到无辜株连。
最极端的就是十族了,古代历史上关于株连十族的比较少,大家能够想到的就是明初方孝儒了。建文帝时方孝儒主修《太祖实录》重要典籍,名声很高。燕王推翻建文帝,自立为帝。朱棣为了向天下正名,想以方孝儒之名草拟登极之诏。不料方孝儒一派忠义,拒绝了朱棣要求。成祖威胁道:\"汝独不顾九族乎?\" 方孝儒毅然说道:\"便十族,奈我何?\" 成祖盛怒之下,竟不顾\"杀孝儒,天下读书种子绝矣\"的劝告,将其门生数人连同其九族并而诛之,是有\"十族\"之说,罹难者竟达八百余人之多。
最后我们可以来概括一下,株连九族主要为: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家。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一家。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古代株连九族是哪九族,株连九族和株连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