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喝水温度 ,高烧喝水越多越好吗
头痛不舒服~多喝热水
感冒发烧~多喝热水
姨妈痛~多喝热水
当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时候,很多人的之一反应就是多喝水!确实,水是人体的必需品,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
人离开食物约可生存3周
但没有水却只能生存3天左右
足以见得,水对我们的重要性。但是,喝水真的越多越好吗?
当 然 不 是 !
最近有一则报道,26岁的小李为了憋尿做B超,半小时内喝了2500毫升水,结果引起了水中毒。为什么喝水多会出现水中毒现象呢?
喝水过多或过少
都会破坏机体渗透压平衡
正常情况下,机体水的摄入和排出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但机体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在人体内发生水灾,引起急性水中毒,发生低钠血症;
如果人体水分在不断流失,又没能及时饮水,人体内就会干旱,增加部分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01心脏病患者
水分被吸收后,会进入血液中,造成血液的容量变多、压力变大,而心脏是运送血液的马达,压力变大,对心脏的负荷就比较大,即使是健康人群也不能喝水喝太急、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引起心悸,甚至诱发心肌梗塞或猝死。
02肾脏疾病患者
因为水分大部分是由肾脏代谢,而肾脏病患肾小球功能不全、过滤速度较慢,若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肾脏无法及时排出,会引起身体水肿;另外,大量水分会让身体的电解质不平衡,又会形成肾脏的另一个负担,加速肾功能的损害。
03肝病患者
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等肝功能疾病,血液中的白蛋白不足,会使得血液的胶体渗透压降低,让微血管失去「阻挡血液随意流出」的功能;如果这时喝太多水,会让血液量变多、渗透更快,导致组织里充满体液,这也是肝病患者在末期常发生水肿的原因。
04青光眼患者
青光眼患者由于眼压较高,不宜一次性大量喝水 。短时间内大量快速地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稀释引起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眼压快速上升,可能会加重青光眼的症状。
如何正确饮水?
1注意饮水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低身体活动水平的健康成年人群每天至少饮水1500~1700毫升,在高温或高身体活动水平的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饮水量,饮水量不足或短时间大量饮水都不利于健康。
2注意饮水方式
喝水要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猛喝。如果进行户外活动,应该在活动前、中、后都要补水,建议运动前15分钟,补水450~600毫升;每运动15分钟左右,再喝150~240毫升水;运动后也应及时适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注意饮水温度
喝凉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从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而过烫的水进入食道,易破坏食道黏膜,诱发食道癌。机体口腔和食道表面黏膜的温度一般在36.5-37.2℃,适宜水温建议在40℃左右。
4注意饮水类型
应该减少或避免喝含糖饮料,过量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机体患龋齿、糖尿病、肥胖等的发生风险,更佳选择是白开水。
小禾温馨提示
俗话说:万物皆有毒,关键看剂量。就像喝水一样,适量的饮水是有益于健康的,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预防便秘等。
对于有慢性疾病,如肾功能差的人群,过度饮水可能会给肾脏带来负担,导致肾功能损伤,甚至引起恶心、呕吐、引发低钠血症等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饮水,不要贪杯哦~
成年人每天喝水越多越好吗,为什么说喝水越多越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