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残疾儿童外貌的语段 ,孩子在被别人背后说闲话怎么教育
孩子说话有时可能没有过滤器,虽然童言无忌,但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对一个陌生人的外表发表负面言论时,你会怎么办?
我有一个朋友前不久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场面。周末下午,朋友像往常一样带自己的孩子去小区核酸检测点排队做检测,在朋友玩手机的间隙,她的孩子指着她后面的一位女士说道:真胖。
朋友确信那位女士听到了自己孩子说的话,她既尴尬又震惊。
朋友当机立断戳了戳孩子的肚子,告诉孩子:刚吃完饭,你的肚子当然会胖了。胖胖的肚子妈妈也喜欢呀。
事实上,朋友也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正确地回应自己孩子说的那番话。
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都会抱有一个疑问,他们是否应该谴责孩子对他人的外表发表负面言论。
这可能是大多数父母的之一反应,但这并不代表是更好的反应。
那么,父母该如何处理这一棘手的问题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剖析。
01 引导孩子接受并正确看待差异孩子的好奇心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说你注意到了每个人的身体是不一样的来肯定孩子的观察和发现,但重要的是,我们要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差异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如果我被一个孩子指着肚子问为什么你的肚子比我妈妈的肚子大时,我大可以这样解释: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外貌特征,每个人的身体也不一样,而这是我的。
尽管这看起来很难,但作为父母,我们的回应尽量要实事求是。与其情绪化地回应,不如简单地承认每个人的身体是不同的,这样的谈话更有教育意义。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让孩子因为注意到差异而感到羞耻,而是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评论会伤害到他人的感情。
无论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表的评论是关于一个人的体重还是身高、残障,孩子可能说的时候不知道这句话会伤害到别人,但是我们知道。
对他人的外表发表评论始终是不礼貌或不友善的。
所以,平时我们要注重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向孩子解释一下,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肤色不一样,体型不一样,即承认差异的存在,同时要让孩子知道对他人的身体、外貌发表负面言论是会伤害到他人的。
02 不要强迫孩子道歉说对不起!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在某些时候教我们的孩子说这句话,但强迫说对不起并不是教孩子真正善良和礼貌的有效 *** 。
试图强迫孩子道歉其实违背整件事情的初衷,如果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为做了伤害人的事承担责任,急于去纠正他们时,对于对高度敏感的孩子来说,他们会非常激动和羞愧,所以强迫他们说对不起会适得其反。
相反,试着反映对方的感受(例如当你指着他人说长得好丑时他人会感到难过,即使你不是故意的),向你的孩子灌输同理心,帮助他们了解别人是如何受到他们的行为影响的。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为自己不恰当或不正确的行为感到歉意。
03 鼓励孩子关注他人的品质与其急中生智、巧妙应对,不如提前教会孩子完全避免对一个人的外表进行评论——即使是赞美。
那个女孩好漂亮、她好高或她好瘦,仍然会对孩子的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教孩子将关注点放在他人的有趣、有才华、勇敢和勤奋等品质上,而非外表。
04 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作为父母的我们总在努力让自己做正确的事,说正确的话,而让这一努力变得更加困难的是:学会分辨我们自身的感受。
我们知道在孩子面前用消极的方式谈论自己的身体是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的,但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在时刻与固有的自我形象作斗争。
我们谁也不能保证,我们在照镜子时,会不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并脱口而出:我是不是太胖了?
而就是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若被孩子听到,也会使其产生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大人的世界里胖并不受欢迎。
所以,相比起密切注意我们在孩子面前评论他人的方式,以身作则更重要的一点是接纳我们自己的所有,热爱我们自己的外在,潜移默化下,孩子自然会去发现并爱上自身及其周围所蕴含的一切美好,即便是那些在身体某一方面和自己不太一样的人,在孩子眼中那也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更好证明。
作为父母,我们肩负着如此多的责任,同时也要驾驭自己内心的声音,同时还要努力教我们的孩子认识世界。
孩子们有时可能会出于好奇心,对他人的外表发表不加过滤的评论,让我们措手不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抹杀孩子的好奇心,我们要做的是给予孩子在试错中成长的机会,告诉他们每个人拥有不同的外在,不同并不代表着不好或一个比另一个更好。
(图源 *** ,侵删)
孩子怕被别人评头论足怎么办呢,小孩说别人坏话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