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幽默地催学生上课 ,怎样才能让孩子自觉起床上学
文 / 哈你
孩子还小,一开始没有时间观念很正常,我们作为父母先要接受孩子没有时间观念这一点,只有我们接受了,才会去针对这个问题想办法。
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首先要让孩子有时间感。一个孩子,你之前从来没有说过早上7点是什么状况,突然和他说明天开始7点起床,他不知道7点是几点,也不会知道早5分钟是什么样子,晚5分钟是什么样子。更不知道提前5分钟出门是什么样子,晚5分钟出门又是什么样子。那怎么办呢?可以通过下面的几步让孩子建立起时间感。
1.认识时钟。可能你会说,这么小的孩子就教他认识钟表吗?那不是小学才做的事吗?也许在过去的时候是这样的,因为我们从小学开始上学才有了按时上学的概念,然而现在的孩子很小就开始上幼儿园,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我们也是希望孩子不迟到的,所以这个行动就可以由身为父母的我们来完成,教他认识时钟。
尽量买一个时钟或者闹钟,让孩子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几点了。一件事从几点开始,在几点结束,可以在事情做之前跟孩子说清楚,并且教会他认识这个时间在时钟上是怎么显示的。
这样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要知道对于时间来说,我们的感受和孩子是不同的,我们认为孩子看三十分钟动画片挺长时间了,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只是短短一瞬,所以他还不想睡觉,不想吃饭,还想看呢。那怎么能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紧迫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感受时间。
2.感受时间。时间在流逝,一去不回头。但是孩子可不管这些,想玩的时候照样玩,在他的心里,太阳明天还会升起,妈妈还会叫我起床,送我上学,好像永远也不会变。
但是我们知道,他们总要长大,有一天总会离开父母,去独自飞翔,所以对时间的管理,也可以说是对他们自己生活的管理,什么时候他可以独立管理时间了,那离真正独立也就不远了。
这样一说是不是身为父母的我们,可以让自己多点耐心了,因为身为成年人的我们,有时候对于时间管理做的都不是那样好,所以一开始也不要太苛刻孩子能一步到位,让自己多点耐心,也许效果会更好一点。
话说回来,如何让一个孩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呢?
开始可以粗略感受,比如早上太阳在哪里,树的影子是什么样子;中午太阳在哪里,树的影子是什么样子;傍晚太阳在哪里,树的影子是什么样子。这样子观察几天,就会发现一天又一天,随着太阳的升起落下,时间悄然无声地溜走。
比如玩积木的时候,可以提前约定好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一旦时间到了,玩的时间就会停止。
通过孩子自己来感受时间,慢慢建立起孩子自己的时间感。
3.让孩子明白现在是做这件事的时候。明明该上学走了,洗漱还没有完成,我们只有着急的份,无论怎么催促,孩子磨磨唧唧就是没感觉,不要怪孩子,因为他真的没感觉,所以我们在孩子有了时间感之后,就要培养孩子现在是做这件事的时候。
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玩过不许动这个游戏,我们数三下,或者五下,然后所有人都不能动,谁动谁就输了。不许动就是现在要做的事。在指定的时间做指定的事,否则就会有坏的后果。一旦孩子明白了这一点,那么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在他的心里就有了一个形状。
7点是起床的时间,7点半是上学的时间,在这个时间要做的事是什么,在他心里就有了感觉。孩子自己明白了,接受了,才会主动去做。
4.让孩子自己承担不守时的代价。我们每天早上着急忙慌地向前赶,无非是怕孩子迟到了受到老师的批评。然而一味的保护让孩子体会不到如果不这么做会带来的后果,所以可以提前跟孩子商量好,第二天几点起床,几点去上学,如果迟到了,该挨得罚就要自己承受。
如果怕孩子因为迟到受到老师的惩罚,可以提前和老师沟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惩罚,可以让孩子既能长教训,又不至于崩溃。不要觉得老师都很难沟通,事实上绝大部分老师是乐于和家长联合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
只有让孩子自己看到不守时带来的后果,让自己清楚地明白,这个时间关系到自己,他才会真正感受到这是自己的时间,也才能学会珍惜时间。
在高取志津香《忍住!别插手!1:合理安排时间》这本书中,作者说:
迟到也好,丢三落四也罢,那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什么事情家长都考虑在前面,都安排好了,这样对小孩子并不好。这等于剥夺了孩子成长学习的机会。必须让孩子明白这是我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去思考该怎么做。
要知道孩子不会一夜之间就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只有我们平时不断的引导,耐心的教导,孩子才能自己慢慢地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也许一开始看着他磨磨唧唧的样子,我们还是会想着发火,这时候一定要在心里对自己说:忍住,别插手,相信孩子,通过一点点锻炼,会自己做到的。
我们看着他成长,既要明白他应该怎么做,更要明白在他开始做得不够好时,可以管得住自己不插手,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让他自己明白后果,他才会学会珍惜,也才会学会独立。毕竟孩子总要长大,总有一天是要单独去飞的,你说是不是?
我是哈你,关注@哈你一米阳光,一起读好书,一起成长。
早上小孩不想上学家长怎么引导,孩子起床磨蹭不去上学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