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喜欢树林和鸟扩句 ,缩句的 *** 和技巧口诀儿童
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句子意思。
如:
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话是写小麻雀。
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如:
六·一节前夕,宁宁光荣地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这句话一经缩句成为:宁宁被评为称号。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是错的,被评为称号词语搭配不当。
缩句时,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再逐步删去它们前面的修饰成份,直至缩干净为止。在……上(中、里、下)等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语应删去。
如:
金黄色的沙滩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贝壳。
沙滩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贝壳。
沙滩上有许多贝壳。
沙滩上有贝壳。
我更爱看天上亮晶晶的星星。
我更爱看天上的星星。
我更爱看星星。
我看星星。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完成了作业。
我完成了作业。
缩句的主要 *** 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的字后变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
4、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
扩句
扩句与缩句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
如:
太阳升起。
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缓缓升起。
在这里第二句就比之一句具体、形象得多。
进行扩句练习时,首先必须弄清楚句子的主要成分,即找到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在它们的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而且一个地方可以加不止一个枝叶,这样的句子才会更加完整、具体。
如:
天空挂着月亮。
深蓝的天空中高高地挂着一轮玉盘似的月亮。
扩句的 *** 有以下几种:
1、局部扩句法
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 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2、整体扩句法
就是把句子的两部分一下子扩充。如红旗升起来了,按 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
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在完成扩句作业或试题时,如果对扩充部分有具体规定的应按规定扩句,如没作规定的,可进行整体扩句。扩句后别忘了加标点。
3、例句分析
原句:太阳光 照射着 树林。
扩句:( 晌午的) 太阳光( *** 辣地)照射着 (整个)树林。
分析(1)原句的主要成分:谁——太阳光 ;怎么样——照射着树林。
(2)添加的词语及作用:晌午——表示时间的词语,起限 *** 用。
*** 辣——形容词,起修饰作用。
整个——起限 *** 用。
原句:青烟弥漫。
扩句 (飘飘荡荡的)青烟弥漫(在大地上)
分析(1)原句的主要成分:谁——青烟;怎么样——弥漫。
(2)添加的词语及作用:飘飘荡荡——形容词,起修饰作用。
在大地上——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扩句缩句答题技巧,扩句和缩句超实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