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鲮鱼一条多大 ,又一被中国人吹捧的“网红”跌下神坛:醒醒吧,别再被糊弄了
01
有报道称,杭州某日料店推荐的2瓶清酒和部分菜品,均产自日本核辐射地区,且酒瓶上没有中文标签,但消费金额却高达18760元。
接到举报后,执法人员对该日料店进行了调查。经查,好消息是该餐厅的菜品并非产自日本核辐射地区;坏消息是,该餐厅卖的清酒没有合法的进口食品证明,菜品主料也不是从日本进口,而是在杭州、青岛等地的农贸市场批发的。
执法人员发现,该餐厅售卖的爱知县星鳗苗58元/份,产地为山东青岛,成本价仅6.8元/份,利润高达800%。
好家伙!去这家日料店消费的人是交了多少智商税!网友们也在评论区吐槽。
6.8的成本,卖68,我一直以为餐饮利润只有百分之60,看来是我年轻了。
原来高档餐厅就是这样割韭菜的。
智商税的东西。
至少不坑穷人。
如今,国内的日料店遍地开花,但大多数都在割消费者的韭菜,没有真材实料,搞个噱头而已。
02日料行业到底有多暴利?
这种红彤彤的北极贝,日料店售价8元/片。
进货则是按斤批发,中码(M码)是日料店最常见的规格,1kg大概可以切出110片,平均每片1.4元。如果是在朝鲜海域捕捞的马贝就更便宜了,成本仅需0.8元/片。
日料店常见的甜虾大多都来自俄罗斯。毕竟日本甜虾每年的收获量只有2000吨左右,本土的产量都赶不上销量,哪里有余量用来出口。
在日料店卖12元一只的LA号(中等大小)甜虾,成本价只有2元。
希鲮鱼其实是用青花鱼+多春鱼鱼籽人工合成的,成本价是45-70元/1kg,在日料店里吃一份的价格都可以买1kg了。
正宗的日本料理的确价格不菲,但对食材却十分考究,对食材的时令、产地、品相都要求极高。
国内的日料店本质上只是把速冻的海鲜解冻,或者简单加工一下,放进日式小盘子、小碗里。对食材本身没有实质性要求。
不过,这类商品的目标用户也不是那些追求口感和味道的食客,而是追求小资、喜欢彰显身份、被消费主义洗脑的年轻人。
03我特意去某点评网站搜了一下这家餐厅。虽然人均消费高达2004元,但真的有人前赴后继地去这家日料店疯狂打卡。
去消费的大多是年轻漂亮的名媛。她们在餐厅里摆各种姿势,拍照后发到社交平台,使自己看起来更加优秀、富有,从而赢得更多社交谈资。
这届年轻人,越来越好骗了。
正如奥修在《智慧之书》中写的那样:真正的喜悦从不曾来自外在,只有虚幻不真实的东西才会来自外在。
当人们追求的不再是物品本身的价值,而是物品所带来的附加价值,比如好评、认可、赞扬时,他们收获的也只能是外在富足。
0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商品拜物教就印证了这种社会关系。
当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物品就具有了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决定着物品使用者的命运。
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比如,名媛们倾向于去高端的日料店拍照打卡,通过日料店的高端、昂贵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但在照片的背后也可能是996的打工人。一场喧嚣过后,重新回到职场,内心却毫无幸福可言。
在流量媒体和消费主义的双重冲击下,用高端品牌标榜自己,或许是当代年轻人的快乐。但物品的价值并不是你的价值。
愿我们能通过知识和阅历提升自己,使自己成为奢侈品。
共勉。
#360行闪光时刻#
,网红醒醒遭ceo男友65页长文控诉网红醒醒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