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宫是什么地位,古代尊卑方位 | “左”和“右”,谁更尊贵?(上)
?
汉民族既有尊右卑左也有尊左卑右的文化现象,其原因、表现方式和范围与俄罗斯人均不相同。
基于不同的认识基础与适应范围,形成厂汉民族尊右卑左与尊左卑右的两种体系。
我们先谈尊右卑左体系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甲骨文里,就把左右描画成左右手的形状,代表左右手。
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在劳动中人的手逐渐达到高度的完善。
在漫长的劳动、创造工具与使用工具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发现右手比左手更为有力和灵活,而且占有了优势与主导地位。
基于这一认识,在我国权势系统里,形成了右居左上的观念,尤其在官职中显得较为明确,右通常指较高地位。
如商鞅变法后,秦所制定的爵位制共二十级。之一级更低,二十级更高。
其中,第十级是左庶长,十一级是右庶长,十二级是左更,十三级是中更,十四级是右更。
显而易见,右尊于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尚右,以右为尊在《战国策》《汉书》《三国志》中均有记载。
正因为如此古代把升官称做右移,把贬官称做左迁左降左转左退等。
唐代把更高政务机关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改为右相,把次高政务机关门下省的长官侍中改为左相。
蒙古人建立元朝沿袭了这一礼俗,但带上了民族色彩。
元朝的举人榜,右榜为蒙古人、色甘人;左榜列的是 *** 、南人(南宋遗民)。
明朝反前制,设立左相国、左丛相、左柱国,皆居右职之上。
此外,与权势体系右为上相致的,是高官贵戚的居住位置,也是以右为上。
秦汉时,王宫面向南,官居城右,而民居城左。
《史记》记载儿居以高强为右,贫弱为左,即富贵人家居间右,贫寒人家居阎左。
于是右姓是指高姓、贵姓、大姓,右族指豪门大族就一座房屋而言,也是右室尊于左室,右室为上室。
受这一礼俗观念影响,汉民族衣着实行右衽(即衣襟开口在右侧),贬斥左衽。给人让路让出右边,自居左边,以示谦逊。
我国古代哲学认为,阴阳是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
左右方位自然也分阴阳。我国建房般按坐北朝南的格局,南为正前方,左为东,右为西。
东方是日出的方向,光明出现的一方,主生,为阳;西方是日落的方向,黑暗降临的一方,主死,为阴。
于是左为阳,右为阴。
因此,从方位体系而论,左手一边为东,亦为上,是较尊重的一侧。
比如,就皇宫而言,东宫尊于西宫,所以古时太子居东宫,汉代太后也居东宫,清朝东宫娘娘在西宫娘娘之上。
在礼仪上皆以左为尊一般尊者长者居左。《仪礼》上说长在左,宾入门左。
此外,老子关于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的说法亦受阴阳之说的制约。
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与此有关。
就男女而言,男尚左,女尚右,男女分属阳阴,通常称男左女右。
综上所述,汉民族祖先以朴素的认识论为基础,从力的大小出发,认识到右手有力灵活胜于左手,形成了权势体系以右为上的观念;
以古代哲学思想阴阳观为基础,从光的明暗出发,认识到左方为东,属阳,右方为西,属阴,形成了方位体系里以左为上的观念。
这就是中华民族尊右卑左和尊左卑右同时并存的特有文化现象。
编辑 | 小润 筱芳
图片 | ***
,古代左尊右卑还是右尊左卑古代左和右的尊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