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乙醇胺在水泥中更大用量,建筑工程--特种混凝土知识点整理四
1、高性能混凝土
用于高层建筑、桥梁以及暴露在严酷环境中的建筑物。
(1)特性
1)自密性好 2)体积稳定性高 3)强度高 4)水化热低 5)收缩量小 6)徐变少 7)耐久性好 8)耐高温(火)差。 可掺入有机纤维,改善性能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
(2)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途径。
单方用水量不宜大于175kg/m3。胶凝材料总量宜为450~600kg/m3,其中矿物微细粉总量不宜超过胶凝总量的30%。水胶比不宜大于0.38。砂率宜为37%~44%。高效减水剂掺量根据坍落度要求而定。
1)选优质的、符合要求的水泥和粗细集料。
2)选用高效减水剂。
3)选用微细粉。
4)改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①水泥裹砂混凝土搅拌工艺。
②采用超声波振动或高频振动密实。
③对浇筑成型的新拌混凝土进行真空吸水。
④真空吸水的同时,机械振捣。
2、高强混凝土
主要依靠高效减水剂,或同时外加一定数量的活性矿物掺和料,使硬化后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
(1)高强度混凝土的特点
1)优点。
①高强度混凝土可减少结构断面,降低钢筋用量,增加房屋使用面积和有效空间,减轻地基负荷。
②高强度混凝土致密坚硬,其抗渗性、抗冻性、耐蚀性、抗冲击性等诸方面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
③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高强度砼由于刚度大,变形小,故可以施加更大的预应力和更早地施加预应力,以及减少徐变而导致的预应力损失。
2)不利条件
①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要求高。
②高强砼的延性比普通混凝土差。
(2)高强砼的物理力学性能。
1)抗压性能。
2)早期与后期强度。水泥用量大,早期强度发展较快,掺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幅度要低于没有掺减水剂的混凝土。
3)抗拉强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虽然随着抗压强度的提高而提高,但它们之间的比值却随着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4)收缩。初期收缩大。
5)耐久性。
(3)对高强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
1)应选用质量稳定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其更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岩石抗压强度应比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值高30%。
3)细骨料的细度模数2.6~3.0的2区中砂,含泥量不大于2.0%。
4)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总量不应大于550kg/m3。
3、轻骨料混凝土
指用轻砂(或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的混凝土。
(1)轻骨料混凝土的分类。
1)按干表观密度及用途分为:
保温轻骨料混凝土,≤0.8t/m3
结构保温轻骨料混凝土,0.8~1.4t/m3
结构轻骨料混凝土,1.4~2.0t/m3
2)按轻骨料的来源分为:
工业废渣轻骨料混凝土,如粉煤灰陶粒混凝土、膨胀矿渣混凝土等;
天然轻骨料混凝土,如浮石混凝土等;
人造轻骨料混凝土,如膨胀珍珠岩混凝土
3)按细骨料品种分为:砂轻混凝土;全轻混凝土!
(2)轻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1)强度等级。分为13个
CL5/7.5/10/15/20/25/30/35/40/45/50/55/60
2)表观密度。
3)耐久性。 因轻骨料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充分,毛细孔少,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耐久性明显改善。
4)轻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低20%~50%,保温隔热性能较好,导热系数相当于烧结普通砖得导热系数。
4、防水混凝土
又叫抗渗混凝土,抗渗性不得小于P6,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适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
(1)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1)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密实度。 一般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前提下,减小水灰比,降低孔隙率,减少渗水通道。提高水泥用量、砂率和灰砂比;改善骨料颗粒级配,降低混凝土孔隙率。
2)掺入化学外加剂提高密实度。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减水剂、三乙醇胺早强剂或氯化铁防水剂提高密实度,增加抗渗性。氯化铁防水剂的掺量为水泥重量的3%,用水稀释后使用。
3)使用膨胀水泥(或掺用膨胀剂)提高混凝土,提高抗渗性。
(2)改善混凝土内部空隙结构。在混凝土中渗入适量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可以形成大量封闭微小气泡,这些气泡相互独立,不渗水。
(3)防水混凝土技术要求。 尽量减少留或不留施工缝,必须留施工缝须设止水带;模板不得漏浆;原材料质量应严加控制;加强搅拌、振捣和养护工序封。
5、碾压混凝土
级配良好的骨料、较低的水泥用量;是道路工程、机场工程和水利工程中性能好、成本低的新型混凝土材料。
(1)对碾压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
1)骨料。由于碾压混凝土用水量低,较大的骨料粒径会引起混凝土离析并影响混凝土外观,更大粒径以20mm为宜,当碾压混凝土分两摊铺时,其下层集料更大粒径采用40mm。
2)混合材料。
碾压混凝土施工操作时间长,为此常加入缓凝剂;为使混凝土在水泥浆总量较少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和易性,可加入适量的减水剂;为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可加入适量的引气剂。
3)水泥。当混合材料掺量较高时,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尽早获得强度;当不用混合材料或用量很少时,宜选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或粉煤灰水泥,使混凝土取得良好的耐久性。
(2)碾压混凝土的特点。
1)内部结构密实、强度高。
2)干缩性小、耐久性好。
3)节约水泥、水化热低。
6、纤维混凝土
纤维混凝土是以混凝土为基体,外掺各种纤维材料而成,掺入纤维的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降低其脆性。
纤维的品种有高弹性模量纤维(如钢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和低弹性模量纤维(如尼龙纤维、聚丙烯纤维)。
增强混凝土防渗性能、抗磨损、抗冲击性能及增强结构整体性有显著作用。作用如下:
(1)很好地控制混凝土的非结构性裂缝。
(2)对混凝土具有微观补强作用
(3)利用纤维束减少塑性裂缝和混凝土的渗透性。
(4)增强混凝土的抗磨损能力
(5)静载试验表明纤维混凝土可替代焊接钢丝网。
(6)增加混凝土抗破损能力
(7)增加混凝土的抗冲击能力
7、聚合物混凝土
混凝土与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克服普通混凝土抗拉强度低、脆性大、易开裂、耐化学腐蚀性等缺点,扩大混凝土的适用范围。主要分为:聚合物浸渍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聚合物胶结混凝土(树脂混凝土)等。
,特种混凝土包括特种混凝土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