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衣什么颜色,《古色之美》这8种颜色名字背后的故事,你都知道几个?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古色之美》一书的共读。
上一篇里,我们了解了青、红、黄、白这四种颜色的由来。更多内容,请戳:《古色之美》| 从天青到藕荷,一书读懂这些古代绝色
作为北方正色的黑,是人类在蒙昧时期,更先领悟到的色彩之一。
不必等到夜晚降临,只消闭上双目,黑暗就如期而至,这宏大而又深远的黑色,气势磅礴,席卷天地,瞬间就占据了一切,人与万物都做了黑的俘虏。
秦统一中国后,依从五德色形说,选择尊崇代表水德的黑色,以克制周朝的火德。
此后黑色的地位随着朝代的兴替而起落,及至唐宋以后,地位逐渐低下卑微,与死亡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凶兆。
在众多黑色之中,有一个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关系密切。
它就是皂色,皂,通早,原指黎明前破晓的天空,泛着浓紫的黑色。先秦时期,皂指代穿着黑衣的小吏。
及至秦汉,皂色一跃成为公卿大夫祭祀所戴的冠饰颜色,用以象征身份显赫;或为后妃祭服用色,代表严肃与端庄。
宋元两朝,皂色则是平民衣着颜色,到了明代再度沦为狱卒和杂役的服色,故称衙役为皂役。
另外,皂还指古代用来洗衣服的黑色皂荚,肥皂一次便来源于此,能够洗去黑色污渍的,竟然还是黑色本身。
02.紫紫从丝字,《说文解字》曰,紫,帛青赤色,原本指以茈草染成的织物。早在先秦时期,诗歌里就出现过紫罗裙,这个迷人的颜色就已深入人心。
尽管《释名》里称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瑕疵,以惑人者,代表着斑驳不纯的紫色没能挤入正色一族,但无论是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还是后来的雄主汉武大帝,都十分迷恋紫色。
汉武帝不仅首位确定紫色为御服用色的帝王,还把金印紫绶作为赏赐群臣的标配。一夕之间,紫色逆袭成为象征权力和富贵的色彩,甚至凌驾于正色朱之上。
在道教中,紫色也被视为至高无上。相传老子有紫气罩身,天上更高位的神仙为紫皇,紫微星是天帝的居所,紫禁城是人皇的居所。
众多紫色中,藕荷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它是由青莲加白粉调制而成,明度有些发暗,因色如莲藕而得名。
紫色是个比较复杂且难以把握的颜色,红与蓝的比例稍做变化,颜色的深浅、明暗就会有不同。
比如,藕荷色它会有有色相上的变化,就是因为它是采用套染技术染成的,先染青蓝色,再以紫草或是红花加染。
因此,我们若不细看它,就会因为里面的那一抹淡淡的红,将其与藕粉色搞混。
03.绿绿,是自然中最不可忽视的颜色。层次分明的绿色,浓浓淡淡、深深浅浅,交织成生命的底色,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它的原义,是一种小草,在《诗经·小雅》里有出现过终朝采绿的说法。而在《诗经·卫风》里,它则是一种古老的颜色,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在《说文解字》中,绿,帛青黄色也,可见,先人们早已认识到,将黄色和蓝色叠染,便能够得到绿色。
从古至今,绿色都屈居于更低贱的地位,纵然绿窗人似花,也不过是贫女之家。然而,却有这么一种绿色,因其象征含义,备受人们推崇,它就是碧。
碧,由表示玉石的王,颜色的白,和属性的石共同组成,《说文解字》里更是明地说,碧,石之青美者,可见,碧的本义为一种青绿色的玉石,或许就是如今的和田青玉与碧玉。
而碧之所以那么讨人喜欢,我想,除了因为它是一种玉石,还因为它的正能量,《庄子》有典:周朝忠臣长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碧血丹心便成了能青史留名的赤胆忠心。
04.褐褐原指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比布衣还低一等,为古时贫 *** 所服。
作为颜色出现,褐最初是指动物褐色的毛色。唐代李肇《唐国史补》有云:宣州以兔毛为褐,亚于锦绮,复有染丝织者尤妙,故时人以为兔褐真不如假也。
由此可见,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褐既可以指衣服皮毛,又是一个色彩名词,但总体来说,是更底层平民所用的物之色。
在褐色中,以流黄色最为罕见。
流黄虽然是代表中央的间色,历代却有着太多的不一样的说法,以至于到了唐宋之后,世人已经很难说清楚流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色彩。
宋高似孙《纬略》记载:中央土,土色黄,黄加黑为流黄,流黄为中央之间色。由此可见,黄中以少量黑色相调配而成的色相为流黄,既保有作为间色的黑入黄的基本成分,又有作为自然丝质本身素的真实呈现。
以上,便是全书的内容。
希望你喜欢~
注:图片来自 ***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更多好书拆解详见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
,古色名称古颜色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