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有运载火箭吗,中国天宫将是世界唯一!网友:明明长得这么“土”……
继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之后
发射货运飞船
为中国天宫空间站提供货物运输
也值得关注
建造中国空间站
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
自2010年立项以来
经过了11年的拼搏奋斗
已实现中国空间站
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作为中国首个空间站
建造它到底有多难?
我们为什么要建这座空间站?
这真的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吗?
技术限制,只有追赶
载人航天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艘载人飞船,还有航天员、飞船应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共计七大系统的支持。而无论哪一个,我们都不得不从零起步。
1961年苏联就成功将航天员送入了太空,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代表人类之一次登上月球,而中国连自己的人造卫星都尚未发射成功。差距如此庞大,摆在中国科学家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追赶。
国力增强
中国航天渐入佳境
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之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顺利送入太空,让国人欣喜,老一辈航天科学家能够通过东方红一号的光芒去眺望下一座山峰。
重要转折发生在1992年,中国航天载人工程正式拉开序幕,确立了稳扎稳打的三步走战略:之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国力日渐增强,中国发展载人航天工程有了更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力量。载人航天工程全力推进,每一次任务都受到国人的高度关注:
1999年至2002年,我国神舟飞船成功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试验;
2003年,乘载航天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实现了多人多天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飞行5天后安全返回,这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基本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天宫进化史
2011年9月29日,中国的之一座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成功进入太空。它成功与神舟飞船完成了自动、手动等各种方式的对接,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然而,天宫一号却无法让航天员长期停留,因为它唯一的端口只能对接载人飞船,难以进行物资和推进剂的补给。
这一困难在天宫二号手中解决,与货运飞船的对接补给,使航天员的单次停留时间跃升至30天之多,成功实现中期驻留。与之对接的货运飞船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去程可运输重达6.5吨的物资设备、携带重达2吨的推进剂,为空间站空中加油,回程则可销毁6吨废弃物,运输效率堪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天空之舟。
到这里,中国航天白手起家,历时50多年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载人航天技术的全面验证,一个更加完整、更加全面、更加先进的天宫空间站与我们仅差一步之遥。
天宫空间站
到底长啥样?
天宫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为中心,后端对接货运飞船,前端设置节点舱,并通过机械臂在节点舱的左右两侧对接梦天与问天两座实验舱,而节点舱的前端和底部可连接载人飞船,顶部则用于航天员出舱,最终如同搭积木一样形成一个T形结构。
天和核心舱在轨运行示意图图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空间站外部由铝合金缓冲屏和各类纤维填充层,层层保护,以消减撞击物带来的损伤,而它的内部氧气、二氧化碳、饮用水、尿液和推进剂之间更能实现循环转化,为航天员提供安全长期的生存环境。
尽管它的更大重量还不到国际空间站的一半,但拥有更高的空间利用效率和供电效率,更创新性地与一座搭载空间望远镜的巡天号光学舱共轨飞行。这座口径达2米的望远镜不仅拥有媲美哈勃望远镜的分辨率,更有超过其300倍的视野范围,既能巡天又能查地,与空间站的组合也方便了后期的维护和修理,更重要的是这座空间站将面向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开放合作。
空间站通过增加1个核心舱、2个实验舱,最终扩展为一个庞大的干字结构。
小编:明明是个土啊??
如果国际空间站停止运行,中国天宫将成为太空中唯一运行的空间站,人类的载人航天事业将正式进入天宫时代。
天宫空间站
真的值得一建吗?
虽然觉得太空离我们很远,却很难想象我们穿的气垫运动鞋、喝的果汁,平时用的微波炉,随处可见的条形码,甚至能救人性命的ICU病房,最早都来自载人航天技术的转化。而太空中那些看似危险的真空、辐射、微重力环境,对材料提纯、金属冶炼、制药育种等科学研究更是极其难得的实验条件。
正如美国在阿波罗计划实施的11年间,用大约250亿美元的投入带动了医药、能源、通信、材料、计算机、消费品等各个领域中,高达几千亿美元的民用市场。
根据2016年的数据,中国平均每向航天领域投入1元钱,就能在广大的市场中获得相当于7元的产出。
1986年,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等四位两弹一星元勋在写给 *** 的信中说真正的高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所以,中国从未停止过用自己的力量去追逐这个飞天的梦想,这个中华民族奋斗了30年、布局了50年、想象了数千年的梦想。
今天我们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航天员、载人飞船、运载火箭,自己的飞船应用和测控技术,也建成了自己的发射场和着陆场,七大系统整装待发。而在他们背后奋斗了一生的科学家、工程师、航天员们大多已是白发苍苍,但也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赴后继,才终于让我们在这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上,和那个曾经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更加接近。
航天之父奥尔科夫斯基曾说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但人类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摇篮里
也许未来有一天
人类将真正迎来星际远航的时代
到那时
中国天宫的故事
必将作为人类航天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永被铭记
来源:共青团中央
,中国天宫是什么意思中国的天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