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柠檬黄果和青果的区别,柑桔大实蝇的识别、发生规律、危害方式和综合防治措施
由于多种原因,柑橘大实蝇传入柑橘高产区并呈蔓延态势,对柑橘生产构成一定威胁。为了有效控制柑橘大实蝇的传播,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配合农业部门实施了一套防治柑橘大实蝇的 *** ,以便于广大柑农了解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生活习性,掌握防治 *** ,确保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如何识别柑橘大实蝇1、柑橘大实蝇属全变态昆虫,一生有四个虫态:成虫、卵、幼虫和蛹。成虫:体长10-13mm,翅展约21mm,全体呈淡黄褐色,复眼金绿色,胸部背面具6对鬃,中央有深茶色的倒Y\"形斑纹,两旁各有一条宽直斑纹,中胸背面中央有一条黑色纵纹,从基部直达腹端, 腹部第3节近前缘有一条较宽的的黑色横纹,纵横纹相交成十字形,雌虫产卵管圆锥形,长约6.5mm,由3节组成。(见下图)
柑橘大实蝇成虫
2、卵:长1.2-1.5mm,长椭圆形,一端稍尖,微弯曲,中部乳白色,两端较透明。(见下图)
柑橘大实蝇卵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5-19mm,乳白色圆锥形,前端尖细,后端粗壮,口钩黑色,常缩入前胸内。(见下图)
柑橘大实蝇幼虫
4、蛹:体长约9mm,宽4mm,椭圆形,金黄色,鲜明,羽化前转变为黄褐色,幼虫时期的前气门乳状突起仍清晰可见。(见下图)
柑橘大实蝇蛹
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柑橘大实蝇以蛹在土中越冬,一般在5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出土;成虫羽化出土后飞入树林觅食蜜露,夜伏昼出,喜欢停在叶背面,这时期桔园内不易观察到成虫;5月末开始返回柑橘园交配,6月中旬开始产卵,这时期柑橘园内容易观察到成虫,被产卵的柑橘幼果上有明显的产卵痕;卵在8月中旬开始孵化成幼虫(蛆)并取食囊汁蛀食囊瓣成棉絮状, 9月下旬被害果开始脱落,落果期为9月下旬至11月上旬。落地蛆果中的幼虫于10月上旬后陆续入土化蛹越冬,化蛹场所主要在桔园及其周边的土壤中,滚落在溪沟中的蛆果有时会随水流漂流到下游较远的地方化蛹,蛹一般在3—8厘米土层中。
柑橘大实蝇回园
柑橘大实蝇和其他病虫害一样分自然和人为两个传播途径。自然传播主要通过成虫的飞翔和由落入小溪、河流的蛆果向下游扩散,一般一年扩散5公里左右。人为传播主要通过蛆果运输和柑橘树异地移栽两个途径。近年发现,有人将蛆果随意倒入溪流、田边、路边和垃圾处理场等场所,这就是为什么水电工程周围、铁路公路沿途和垃圾处理场周围往往是疫情发源地的缘故。
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后到交配产卵前必须到山林中取食蚜虫等昆虫的粪便(蜜露),后进入柑橘园交配和产卵,晚上返回山林栖息,由于更靠近觅食场所,因此靠近山林边的柑橘树果实产卵多、危害重。
柑橘大实蝇有什么危害大实蝇成虫产卵于柑橘幼果中,幼虫孵化后在果实内部穿食瓤瓣,常使果实未熟先黄、提前脱落、腐烂变质,(使果实)完全失去食用价值,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大实蝇传入后,发生程度逐年上升,在不进行防治的情况下,传入第1年的蛆果率约3%-5%,第2年的蛆果率攀升到20%-30%,第3年的蛆果率将达到85%,成为柑橘生产的之一大威胁。大实蝇雌虫一般产卵48-100粒,大概危害8-12个果实。柑橘大实蝇只为害柑橘类作物的果实,不为害柑橘属以外的其他作物。
柑橘大实蝇危害现场
柑橘大实蝇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对零星分散的柑橘树可以采取更换树种、高接换种等方式切断生物链;冬耕灭蛹,冬季浅耕果园4-5寸,改变蛹在土中的位置,使其不能羽化,或使其暴露在外,利用蚂蚁、鸟类等天敌消灭一部分虫源;摘除销毁蛆果,9-11月份3天一次及早摘除产卵痕明显的青果及未熟早黄果,彻底捡拾落地果,集中处理。
2、化学防治:地面封杀:从羽化始期开始用48%乐斯本或50%辛硫磷1000倍液喷施地面杀死刚出土成虫,7—10天一次,连喷2次;诱杀成虫:在成虫回园交配产卵期用传统的糖醋液或防治大实蝇的专利产品大实蝇食物诱剂采取挂钵或点喷诱杀;毒杀成虫:5—6月结合防治柑橘矢尖蚧等害虫,施药驱避或杀死成虫。
3、行政措施防治:利用法律手段,防止蛆果通过收购、加工、销售、运输等环节传播蔓延,严处随意处理蛆果的违法行为。
柑橘大实蝇防治现场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一套综合防治 *** ,但是柑橘大实蝇飞行距离太远,我们必须还要实行联防。柑橘大实蝇成虫可飞翔800多米远,一个桔园羽化的大实蝇可飞到周围桔园产卵危害。而且成虫具有先栖息山林后飞回桔园危害的习性。一个桔园不防治或防治不力,不仅影响本桔园及其周边桔园的产量,而且增加了下一年度的虫源基数,所以必须开展全区域范围的联合行动,不掉一户、不漏一田,才能确保防治效果。
(防治柑橘大实蝇的技术和 *** 在山太子柑橘基地现场连续实施10年,如果疑问请@山太子)
,柑橘大实蝇防治措施柑橘大实蝇危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