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一刻突然间就毫无理由的哭出来了,亲人离世时,有人不掉眼泪,大多是以下4个真相
人到中年的苏轼,仰天长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十九岁的苏轼,和十六岁的王弗结婚,夫妻恩爱无比。可是王弗二十七岁就病逝了,留下无尽的遗憾。
辗转多年,苏轼去了密州做官,忽然想起安葬在四川的妻子,潸然泪下。
一觉醒来,发现眼泪把枕巾都打湿了。悲伤的情感,显而易见。
亲人离世时,我们都要哭一哭,让泪水在风中飞一会;亲人过世多年,思念涌上来,还要流泪,似乎变成了定律。
其实,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那些不掉眼泪的人,不是冷漠,反而体现了最真实的人生,找到了应有的活法。
01
痛哭,不一定是相亲相爱,也许是一种表象。
有一些人,喜欢哭给别人看。
平时对亲人的态度很恶劣,心中有亏欠。当亲人过世了,就担心亲戚朋友指出自己的种种不是,因而用流泪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也堵住大家的嘴。
人人都会说:节哀顺变。
既然人家都哭得呼天抢地了,还有什么好责怪的呢?
唐朝时,有一个叫元稹的男人,文采很好,吸引了表妹崔双文的欢心。
元稹说:莺藏柳暗无人语,唯有墙花满树红。看吧,爱情藏不住呀,墙头上的花都看到了呢。
可是,他走进官场,就忘记了表妹,和韦丛结婚了。
韦丛命短,二十七岁就过世了。
元稹哭了,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辈子,因为有了你,就不再看别的女子了。
可是元稹真的对妻子忠诚吗?不是的,他还爱着在蜀地的才女薛涛。诗曰: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把一个人的一连串的言行举止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哭泣的真相,不一定是情到深处、情不自禁。
同样,对长辈过世,若是痛哭不停,不能断定是关心、忘不掉,人有多面,不能只是看一面。
我的大伯母过世之前,得了癌症,在医院躺了三个多月。
大儿子在外地打工,以请假很难为理由,没有到医院照顾。小儿子忙来忙去,就是家里割稻子,也挤出时间,骑摩托车到县城的医院送饭。
大伯母临终前,唠叨着大儿子。但是她过世之后的第二天,大儿子才赶到现场。哭声很大,但是抹不去不孝顺的事实。
生活中,我们都讨厌事后诸葛亮,同样讨厌那些不愿意赡养父母、关爱兄弟姐妹、心疼爱人,却在失去情感之后,流泪不停的人。
02
不哭,不一定是虚情假意,往往另有隐情。
有一种智慧,叫透过现象看本质。
当亲人过世之后,有人不哭泣,也不悲伤,甚至表现出云淡风轻的样子。真的不要责怪他们,他们才是人生的赢家,是有责任心的人。
真相一:内心通透的人,看淡了生死离别。
庄子说:生而何欢?死而何惧?
他在妻子过世之后,不仅不流泪,还鼓盆而歌。自己过世的时候,从容地安排后事,不让弟子们流泪。
生死是自然现象,挡不住,但也无需去阻挡。
村上春树也说过: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一代人送走一代人,有人命长,有人命短,这是无力回天的事情,何必因为生死而伤害了活人的心灵和身体呢?
真相二:悲伤过度的人,眼里的泪,不足以表达情感。
俗话说: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有的人,悲伤到极致了,但是眼泪却没有了。因为脑海里,有了空白,或者一直在想其他的事情。
东晋时,王徽之和王献之是两兄弟,他们年老时,一起得病了。
王献之先走一步,王徽之闻讯赶到灵堂,一直没哭,而是抚琴一曲,说:你啊,喜欢弹琴,可是人和琴都不在了啊。说完,就昏过去了。
为了安慰天国的人,自己要坚强起来,要继承先人的志气,因此不要哭泣,而是把悲伤隐藏在心底。
真相三:生活落魄的人,要马上考虑过日子的事情,无暇哭哭啼啼。
有的人家庭很穷,整体哭哭啼啼,无法解决现实问题。还是想一想,如何下葬、吃什么、如何赚钱的大事。
唐朝文豪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很长时间借住在龙兴寺,随行的母亲熬了半年,就过世了。
面对家庭变故,之一时间想到的,是安排后事,否则就乱了。因而,柳宗元在永州,努力稳住自己,争取东山再起的机会。
现在,一些穷苦的家庭,匆匆忙忙给亲人落葬,然后就出门打工去了,迅速改变自己的状态。
真相四:家庭破裂的人,只要个人承担了孝心,就没有愧疚感了。
有的家庭,早已四分五裂了,兄弟姐妹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就反目成仇了。
亲人过世了,不过是走流程一样,办完后事。关键是,在亲人健在的时光,做了一系列的事情,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更可怕的是,那些不孝顺的人,在亲人过世之后,马上就开始争夺遗产,让孝顺的人,寒了心。哭什么,能应付吵吵闹闹的场面,就不错了。
03
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死亡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家里有人过世了,已经很不幸运了,若是活着的人,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长期沉浸在 悲痛中,或者被家人的虚情假意困扰,那就更不幸了。
哭或者不哭,都很常见,但是我们需要的是真情流露,而不是惺惺作态。
我们要相信,家里更好的菩萨,不是供奉的灵位,而是活菩萨——健在的老人,需要照顾的病人。
当亲人进入苟延残喘的时候,就多一些陪伴和照顾,分担心灵上的痛苦,让他们祥和地离开。
我们来人间一趟,不容易,要笑着生活,笑着离开。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 *** 。
,亲人离世没有眼泪亲人离世不会哭泣